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时期发展擘画顶层设计,明确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书”与“路线图”。作为新时代的组工干部,我们当以全会精神为根本遵循,锚定全会提出的“六个坚持”原则,怀揣初心、秉持匠心、永葆决心,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勇担使命、再建新功。
坚守“人民至上”的初心,把准现代化建设“方向盘”。“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人民立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从“十四五”时期建成全球顶级规模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体系,到“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无不彰显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组工干部要将“为民”二字融入工作血脉,在干部选拔中突出“民生导向”,把推动人民生活质量逐步的提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干部实绩的重要标尺,甄选出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实干型”干部;在人才工作中聚焦“民生需求”,围绕全会部署的教育、医疗、健康中国建设等民生领域,精准引进“接地气、能干事”的专业人才,推动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
锤炼“实干担当”的匠心,锻造高水平发展“硬脊梁”。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个任务,而实干是实现高水平发展的唯一路径。回望“十四五”,从福建舰入海到“东方超环”破纪录,从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全球十连冠到数字化的经济蒸蒸日上,每一项成就都是“干出来”的实绩。面向“十五五”,全会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等作出了具体部署。组工干部需以“匠心”精神育干部、强队伍。要搭建“实战练兵”平台,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到重点项目、基层一线“墩苗历练”,在处理“烫手山芋”、应对“风险挑战”中提升干事本领;要为敢闯敢试、真抓实干的干部撑腰鼓劲,破除“躺平”思想,营造“比学赶超”的干事氛围,以干部“实干指数”换取发展“实绩指数”。
永葆“改革创新”的决心,激活现代化征程“新动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创新则是改革的核心要义。当前,我国正处于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阶段,唯有以改革破难题、以创新谋突破,才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组工干部要争当改革的“先行者”与创新的“推动者”。在党建工作中,要探索“党建+”新模式,推动党组织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深层次地融合,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干部管理中,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手段,建立干部“数字画像”,实现精准识才、科学用才。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作为组工干部,要把初心刻在心上、把匠心融入工作、把决心化为行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交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优异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