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经营单位理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 A ),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该项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2.生产经营单位的( C )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3.生产经营单位理应当建立完整并落实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采取( A ),及时有效地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
4.生产经营单位理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相衔接,并定期( B )。
5.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对存在失信行为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从业人员采取加大执法检查频次、( A )项目审批、上调有关保险费率、行业或者职业禁入等联合惩戒措施,并向社会公示。
7.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由( A )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分。
8.根据《安全生产法》,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 C ),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9.《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 C )必须管安全。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
10.工会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 C )、( )、( )做监督,提出意见。
11.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照前款规定采取停止供电措施,除有危及生产安全的紧急情形外,应当提前( B )通知生产经营单位。
12.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处罚决定后( A )内在监督管理部门公示系统予以公开曝光。
13.生产经营单位的其他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处( C )的罚款。
14.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统计分析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并 ( D )。
16.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超过( B )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17.《安全生产法》规定,因安全生产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造成重大事故隐患或者导致重大事故,致使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 C )能够准确的通过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提起公益诉讼。
18.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 C )情况,责令限期整改,处五万元以下罚款。
19.根据《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 B ),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21.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危及对方生产安全的,应当签订( C )。
22.生产经营单位未采取一定的措施消除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处( B )的罚款。
23.《安全生产法》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未依照国家规定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 B )的罚款。
24.对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验收合格的单位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负责行政审批的部门发现或者接到举报后应当立即( C ),并依法予以处理。
2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整改,处( A )的罚款。
26.生产经营单位未依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责令期限改正,逾期未改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 C )的罚款。
27.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单位的( C )的任免,应当告知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28.《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并由( C )统一协调指挥。
29.生产经营单位理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 C )和有关部门备案。
30.( C )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状况,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严格检查。
32.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 B );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有关负责人应当及时处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如实记录在案。
33.为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需构建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 B )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34.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而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 B )。
35.用人单位应当将本单位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的岗位( B )告知女职工。
A、口头 B、书面 C、电线.下列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不适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是( C )。
38.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研究经营管理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A )听取工会的意见;召开会议讨论有关工资、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女职工保护和社会保险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 )有工会代表参加。
39.张某在单位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 , 根据《劳动合同法》,该单位未对张某进行( A ),不得解除与张某订立的劳动合同。
40.《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 A )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41.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特种设备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 C )内,向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办理使用登记,取得使用登记证书。登记标志应当置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
42.《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 B )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和社会监督的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43.《消防安全法》中规定,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 C ),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44.《突发事件应对法》中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发布的决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做好本单位的( C )工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所在地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45.《消防安全法》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 C )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46.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 B )年,在( )范围内有效。特种作业操作证每( )年复审1次。特种作业人员在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内,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经原考核发证机关或者从业所在地考核发证机关同意,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时间可以延长至每6年1次。
47.助理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使用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和注册管理由( B )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实施。
48.( C ),是指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
49.根据《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和矿山、金属冶炼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 B );特种作业人员经考核合格后,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作业操作证》(以下简称特种作业操作证);其他人员经培训合格后,颁发( )。
5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预案管理办法》,矿山、金属冶炼企业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带储存设施的)、储存、运输企业,以及使用危险化学品达到国家规定数量的化工企业、烟花爆竹生产、批发经营企业和( C )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形成书面评审纪要。
5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 C )。
52.根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用人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接纳的实习学生应当纳入本单位人员统一管理,并配备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对处于作业地点的其他外来人员,( B )按照与进行作业的劳动者相同的标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53.根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用人单位应当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备( C )防护用品,放置于现场临近位置并有醒目标识。
54.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中央企业的分公司、子公司及其所属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发生造成人员死亡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其( A )应当重新参加安全培训。
55.根据《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证、煤矿安全监察执法证、安全合格证的有效期为( A )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期的,应当于有效期届满( )日前向原发证部门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56.根据《用人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范》,劳动防护用品是由( C )提供的,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辅助性、预防性措施,不得以劳动防护用品替代工程防护设施和其他技术、管理措施。
57.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分类管理办法》,注册安全工程师级别设置为( C )。
59.人体测量学是安全人机工程学主要研究方法之一。进行人体测量所涉及的对象主要是( B )。
60.在较大的设备内动火作业,应采取上、中、下取样;在较长的物料管线上动火,应在彻底隔绝区域内分段取样;在设备外部动火作业,应进行环境分析,且分析范围不小于动火点 ( B )。
65.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 C ),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70.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不应存在明火。当需要进行动火作业时,应清除动火作业场所( B )范围内的可燃粉尘并配备充足的灭火器材。
71.《安全生产法》规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必须出示有效的( A )。
72.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行政处罚信息的及时归集、共享、( B )、和公开。
73.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 A )。
7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 A )依法处以罚款。
76.生产经营单位理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 A ),由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予以保证,并对该项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77.( A )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安全生产强制性国家标准的项目提出、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
78.《安全生产法》规定,属于国家规定的高危行业、领域的生产经营单位,( A )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
79.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建设,所需经费列入( C )预算。
80.( C )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编制安全生产权利和责任清单,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8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下列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做法,正确的是( D )。
83.劳动者提前( B )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通知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84.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按照专业类别进行继续教育,其中专业课程学时应不少于继续教育总学时的( B )。
89.某企业没有建立完整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发生此问题的主要失职者是( A )。
94.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销售实行( C )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和销售危险化学品。
95.《气瓶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盛装一般性气体的气瓶,每( B )年检验一次。
9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剧毒化学品道路运输通行证管理办法由国务院( B )部门制定。
99.《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气瓶水压试验的压力为公称工作所承受的压力的( C )倍。